查看原文
其他

从画室到规划院——我在5个“单位”染上“批判味”

崔家华 四面空间 2024-04-21

↑ 点击关注四面空间

导  语

文 | 苏  丹


从2021年年末开始,我暂且告别了从事三十多年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最近计划出版的一本《设计的课》已渐近尾声,内容主体是有关设计教育的十二个讲座,是从200余场讲座中挑选出来的。粗略算一下,听过讲座的人数肯定不下万人。我坚信讲座中的只言片语会影响一些听众对目标的选择,崔家华就是因一次在鲁美的讲座而结缘的,他先是在我的工作室做设计,后来跟着我读完了硕士,如今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从事规划设计。崔家华是个有定力的年轻人,十几年来我眼见他一如既往地上进,一如既往地思考和实践,一如既往地“批判”。用什么样的尺子去规划非常重要,而在我看来,他的尺子就是“批判”,通过对环境和自我批判获得的观念和方法。






从画室到规划院

——我在5个“单位”染上“批判味”

文|崔家华
2021年5月,苏老师约我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教育与实践的文章,这对于一个从艺术专业毕业,转向城市规划工作刚三年,还在适应新专业的我来说,无疑是抽象且复杂的。对文字的天生恐惧,加之工作任务的持续紧张,导致交稿时间一拖再拖。
12月底,在四川广安某竞标项目的调研现场,在与同事的聊天中,我发现大家对我的印象居然是“批判”,这一意外的评价启发了我,我决定用这一路染上“批判味”的历程,来完成苏老师布置的关于“教育与实践”的“作业”。
回想这些年,每次进入新的专业环境,都要经历一次对过往经验近乎彻底的解构,再由支离破碎的片段重构起模糊的价值体系,这其实是一个不断反复且极度痛苦的过程。
我将自己 “染上批判味”的关键环节,锁定在五个“单位”:青年画室,美院环艺系,设计事务所,美院工作室,城市规划院。正是这些正规与非正规的“单位”,这样教育——实践、再教育——再实践的循环过程,逐渐实现了对一个“叛逆个体”的塑造。

启蒙:

在青年画室,审美即批判


粉碎审美经验从高二学画的一开始,经历的就是一场血雨腥风般的批判。先前掌握的、自以为是的审美标准几乎被全盘击溃,然后缓慢地、摸索着构建起新的来,这一经历令我直呼刺激。基础绘画实际上是关于在白纸上构建完整叙事的训练方式,对虚实、主次等关系的处理是突出重点的良方。如果把画画仅仅当成是对客观世界的描摹,就曲解了其本意。学画的过程更像是在学习一种通过主观意识解读世界的逻辑,像与不像,只是绘画里与真实世界重合的极小部分逻辑,不是艺术家们的终极目标。
批判美术高考
青年画室的创办者老连,是鲁美教育系的最后一届毕业生。与一般画室满是范画丛书不同,在原本以高考为目的的画室,老连鼓励大家看的,反而是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从现代主义到当代绘画的一系列藏书。这些书与高考基本无关,而且在刚接触绘画的学生眼中,往往云山雾绕、不解其意。经过这样一番“效率不高”的“训练”之后,学生们艺考成绩“优异”者甚少,但这是我视若珍宝的艺术启蒙——我在画册里看到了文艺复兴人如何批判中世纪宗教统治,为艺术注入人本主义精神,并导向追求极致的“完美”;又透过丢勒、伦勃朗的巨作,看到巴洛克如何破除文艺复兴式的“完美”,因此才有新鲜空气的进入;印象派在十九世纪也是离经叛道且不合时宜的,彰显出新兴资产阶级的审美趣味;印象里包豪斯的大师们也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2004年冬,老连带着6个学生乘火车到北京看印象派画展,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来北京,爱德华·马奈的《吹短笛的男孩》挂在中国美术馆展厅正中——那是一百五十年前叛逆艺术家的丰碑,“大师的批判”印刻在了少年们的记忆里。

美术高考现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2004年,老连带领六个学生从熊岳到北京看印象派画展左侧的海报为《吹短笛的男孩》(左三为老连,右一为本人,右二为我的爱人)

互相批判与自我批评

在画室里,常有这样的氛围——学生们会在画画过程中以及画完之后相互批判作品,浅尝辄止的评价往往不受待见,批判得深刻才能令人折服,然后被批判者将其转化为更新思想、创作更佳作品的动力。只是别人的批判往往还嫌不够过瘾,还要自我批判,直戳痛点。这和我之前的人生经验显然不同,在之后的“单位”中也极少遇到,因为大家都越发聪明和顺滑——追求中庸的智慧,总在努力把针锋相对的矛盾 “巧妙”地化解为“和谐”的美景。如此露骨的、对作品不对人的批判,很可能是很多美术生一辈子批判状态的高峰。

画室评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2 教育:

在美院环艺系,设计=批判减半


好用加倍,批判减半
算起来,环境艺术设计在我目前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中占据的时间最长,足足有13年之久。刚上大学时从基础绘画转向设计,虽有些懵懂,但那种略带“天真”的理解,和稍显稚嫩的“批判”,现在看来与今天还是有一些歪七扭八的联系。从本科阶段我所接触的教育来看,我认为环艺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一方面偏理性、聚焦于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则偏感性、突出个人审美情趣的表达,这两方面互相辩证。我稍偏向于前者,自认为理性多一些,在后来的项目经历中自己也的确因此受益。当然,对现实提问固然是批判的一种方式,但这不可避免的把设计引向了结果导向。当设计被视为工具,往往很难涵盖对形而上的问题的思考乃至对问题本身的追问,这导致了其中的批判内涵大打折扣。

大一素描作业《渔者“凯旋”》——当时自认为带有“环境意识”的批判性作品


生存优先,批判告退2008发生了一件对我影响较大的事,就是和地震及奥运捆绑在一起的强制休学。大学前几年,因为对美术高考的不屑,一直没想过去画室带考前班,甚至忽视了自己是个穷光蛋的现实,直到大三因为欠学费太多被赶出学校,这才回过神来。一开始为避免去画室还试图以设计挣学费,半年后自知设计水平不足,最后还是“缴械投降”,去画室挣得回学校的钱并继续完成学业,跟求生存比起来,批判毫无价值可言。这一年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了自己专业基础之薄弱,想要拥有批判的资本、用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干饭,就得乖乖恶补,否则活该被淘汰。


休学被逐出学校后,被同学收留,拍摄了至今还在用的头像, 透过那片漆黑我能看到自己一如既往的穷酸样,我将其解读为经济上和思想上的持续贫困(下图为在住所拍摄时)


难舍执念,而后批判2010年春夏,跟随文老师做毕业设计。文老师是位温文尔雅的艺术家,但对于在当时大行其道却违背艺术本身价值判断的事情,有着非常果断的批判。记得当时正值上海世博,各路媒体争相报道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在很多人都对“时髦”的多媒体大呼神奇的时候,文老师提出了质疑:“这就是对原作的降维描摹,画家着力构建的想象空间完全消失了”。这种笃定点醒了我对自己的审美惰性的警惕,也提醒我对流行保持应有的警觉,至少应该保持中立。不过由于当时对软件过度着迷,我的毕业作品最终还是加入了三维水墨动画的内容。但事后对这次经历的自我批判,也让后来的我对这种以“国风”形式来矫饰,并美其名曰“文化”的表达嗤之以鼻。

视频:本科毕业设计《莲文化艺术博物馆》(片头模型来自葛子万)实践:

在设计事务所,不批判即懒惰


和苏老师的“结缘”早在2006年5月底。当时正上大一,第二届“为中国而设计”论坛在鲁美举办,苏老师受邀演讲,题目大概是关于设计与当代艺术的关系,演讲中有关设计的“视角清奇”的理解,打动了正努力寻找反叛方式的我。这成为我在本科毕业之后到苏老师的事务所工作的直接原因。

以装饰构建叙事

在室内设计中,装饰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但当时能接触到的大多数室内设计都不太讨论装饰之中的逻辑,加上之前接受的现代主义思想,一开始的我对装饰并不感冒。直到在事务所跟随苏老师做的第一个项目——民族文化宫的改扩建工程,其中关于室内装饰纹样的完整叙事和建构逻辑,对当时的我有着十足的震撼力。在“为何如此”的讨论面前,那些“感觉对”式的装饰语言很难显现出说服力。装饰的叙事力量在军事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等一系列后续项目里持续体现着,曾接受现代主义反装饰思想洗礼的我也逐渐放下了对装饰的芥蒂,并开始慢慢理解后现代主义的装饰动机究竟为何。

民族文化宫改扩建工程,2010军事博物馆改扩建工程,2011


野性——击毙精致,扑灭完美

追求精致和完美,是做设计的基本门槛,是每一个室内设计师必须具备的技能。但从事设计的经验告诉我,这通常就是寻找自我突破的最大桎梏,就像文艺复兴所经历的一样,不来一次歇斯底里的放逐,很难让人从精致与完美带来的天然快感中走出来。在事务所的第二年,苏老师办了一场小规模讲座,题目是《当代设计师的野性证明》,其中对当代设计师的野性的解读,每每回味起来,都有不同的收获,常为我在工作中寻求想法上的爆发提供方向指引。


苏老师2011年的讲座《当代设计师的野性证明》对“野性”内涵的解释

在城市中释放野性,手机摄影,2012年12月9日发表于北京晚报《知道周刊》


敏锐——精准捕获特质 没有哪一种批判是以“鲁莽”取胜的,与“野性”作伴的,是“敏锐”。“敏锐”是带有时间维度的“细腻”——去捕获那些仅成立于此时、此地的特质。眼睛是沉迷于视觉趣味的器官,日常看到的那些有趣的“细节”常常只是现象,“敏锐”则是针对现象背后本质的探寻。在2014年春天跟随苏老师设计的安徽省美术馆室内项目中,我学习到只能用形而上的思考才能破解形式谜题的方式,比如同是粉墙黛瓦,苏州民居精致细腻的城市小资情调,与皖南山水中民居的大开大合,精神气质完全不同。


安徽省美术馆室内设计项目,2014

再教育:

在美院工作室,走向“批判味”


保持好奇,追寻广阔

苏老师的微信昵称是“宋江”,有挥旗、指明方向的意味,我猜他希望学生们都像梁山好汉一般,各怀绝技。苏老师从来不限制学生们的发展方向,并且鼓励大家跳出专业限制,从事自己喜欢的方向,因此,工作室的兄弟姐妹们在不同的领域活跃。苏老师的批判,抽离某种身份的界定,不局限于明确的专业和领域,视野宏大,涵盖社会、国际、人类等多个方面,增加了对世界理解的维度。读研期间时,苏老师帮我制定了选课计划,除了设计相关的课之外,更重要的是不同学院、相关学科的课程,人文学院的科技伦理、社科学院的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等等,让我接触到不同角度的充满理性的批判。

向大自然学习 

2016年的米兰国际三年展,苏老师和意大利著名建筑师Italo Rota在三年展设计博物馆庭院联合策划了XXI Noospherean, evolving classroom(二十一世纪人类圈,进化的教室)展区,当时我在米兰理工大学交换,参与了策展执行。Noosphere 来源于希腊语中的“nous”(智)和“sphaira”(领域),意在表达今天的人类的智识如此强大,和对自然的模仿学习是分不开的,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却发展到如此的紧张局面。因此人们必须以新的视角审视自然、并向自然学习才能让“人类圈”继续进化。“evolving classroom”是对新的教育方式的批判性创新和探讨,在自然的簇拥下,人们互相学习、向自然学习。在展览中,苏老师还带领郎宇杰和我一起创作了名为“族群、社会、空间”的装置,直观展示了自然蚂蚁族群的社会性,而当生存空间出现消极变化时,蚂蚁则呈现出反社会性以确保族群能够得以延续。

2016米兰国际三年展,XXI Noospherean, evolving classroom(二十一世纪人类圈,进化的教室)

装置:“族群、社会和空间”介质:烧瓶、蚂蚁、土壤,云雾;动词:恩赐、观察、分工、劳动、供养、迁徙、争斗;特征:密度、超个体、领地

Italo在向参观者介绍《族群、社会、空间》装置,米兰国际三年展,2016


艺术生产重于泰山艺术和设计着重于向欣赏者呈现研究和创作的结果,艺术创作的过程常常被压缩在艺术学院或者艺术家工作室内。但创作的过程往往有更直接的启发性,“未完成”、“进行中”的状态常常承载更厚重的美感。艺术学院的学生们在艺术生产的过程中获得审美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进而成为艺术家。如今“美育”大行其道,美院应首当其冲,打开围墙,与城市形成直接互动,将创作过程渗透到城市中,并激活城市公共空间。我的研究生毕业设计以“工业遗产的纪念性景观”为题,将上海宝钢不锈钢厂工业遗产改造为以艺术学院为中心的城市片区,强调艺术生产的过程与城市公共景观、公共生活相融合,将城市片区变成艺术学院创作的实验场。片区以铁路为媒介,链接艺术学院与城市空间,将艺术教育、艺术生产、艺术展示的全过程“输送”到城市中,让艺术成为城市公共活力的触媒。





研究生毕业设计:工业遗产的纪念性景观研究,2018

5 再实践:

在规划院,努力融入并保持批判


我第一次接触
城市规划是在2011年,借着做广州市规划展览馆策展创意项目的契机,开始了对规划的了解。之后在做景观设计乃至室内设计时,我也会尝试带入城市视角的思考,而且我还希望艺术家式的思考能与城市发生更紧密的关系、让城市更生动。这些促使我放下心理包袱,尝试从环境艺术转做城市规划。做个有理想的“工具” 我因美术背景被招聘进入规划院,由于这样的“优势”,除绘图工作外,各种项目图纸的美化工作也时常会有,因此我戏称自己为“美秘”,或者正如我入院之前身边朋友警告我的——“做个绘图工具”。我对“工具”与否并不介意,因为我很快发现这些需要美化的图纸所要传达的信息,就是项目最为核心的规划理念和内容,这正是我从美术切入学习规划的最佳机会。2018年我入院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在当时刘所的指导下绘制北京南中轴概念性规划研究总鸟瞰图——这不是“工作”,这就是“补课”。如何仅用一张图就系统地表达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伴随规划思路逐渐明晰化的过程,并需反复进行提炼、雕琢才能实现理想效果。

北京南中轴地区概念性规划研究总鸟瞰图,2018


把“美”应用到城乡规划中入院以来,我一直在尝试用环境艺术的视角审视规划项目,并把我所理解的“美”应用到城乡规划中。2019年大兴机场通航前,我们承接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周边大地景观研究》的项目,并通过研究找到未来与历史的景观契合点:在季风影响下飞机多由南进近、向北起飞;华北平原千百年来形成的林田肌理以南北向为主,呈现出抽象的美。因此飞机到达时,行进方向与景观肌理相同,乘客透过飞机舷窗会看到带状林田快速移动,形成“百鸟朝凤”般的景观意向。因此只要理顺南北向的景观肌理,大兴机场作为新国门的到达景观体验就是独具特色的,而这种景观毫不做作,是上千年历史的平原人居环境呈现出来的最真实的美。这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典型分析、设计方式——关注人的视觉体验,并从客体景观特质中寻找突破。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周边大地景观研究,2019


拼命追赶 VS. 冷静批判 
在规划院的快节奏、大生产的背景下,高强度的加班已然是常态。加上我试图用尽可能多参与项目的方式,让自己尽快从规划专业的同事们那里学习到多样的技能和知识,这些都注定会让我陷入时间极度紧张的窘境。以艺术专业背景进入规划行业,在技术工作、价值判断等方面的巨大差异都会导致过程异常痛苦。入院第二年,基于“补课”心态,我在极大的项目工作强度下抽空复习,一次通过注册规划师的四门考试。这在严重怀疑自己是否适合从事规划行业之时,给自己打了一剂强心针。在这样的状态下,我给自己定下了期许,纵使工作再忙碌,也不能散掉自己这一路染上的“批判味”,尤其避免用身体上的忙碌掩盖思想的懒惰。工作太“Push”,就以“扯”作为座右铭,适当放松、防止紧绷。同时,在规划和艺术之间找到平衡:一面抓紧“Push”,学习规划用理性构建系统,在技术和系统性上更趋成熟;另一面放开去“扯”,从艺术的角度突破理性的束缚,这需要保持天真,适当放弃对完善和成熟的追求。

座位右手边的座右铭“扯”,来自艺术家左小祖咒的书《扯皮》


结  语

在此,感谢苏老师,让我克服对文字以及描述亲身经历的恐惧,有机会强迫自己去回顾这日渐染上“批判味”的“犯罪过程”。感谢郎宇杰师兄与我探讨关于“批判味”的理解,给我很多启发。感谢同事叶昱在我写稿过程中给予的批判性指正和帮助。希望自己珍惜身上的“批判味”,因为这很有可能只短暂存在于“我还年轻”的当下。


崔家华完稿于2022年2月



/崔家华

1988年生

2004年夏,极光画室 开始学画

2004-2005年,青年画室

2005-2010年,鲁迅美术学院 环艺 本科

其中2008-2009年,休学一年

2010-2015年,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 苏丹教授事务所

2015-2018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环艺 硕士

其中2016-2017年,米兰理工大学 室内设计 硕士

2018年至今,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规划二所 注册城乡规划师






四面空间艺术中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建设艺术咨询研究所




特别鸣谢

深圳市为爱设计有限公司




长按关注四面空间
一面自我  |  二面周遭三面历史  |  四面未来






更多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010-62798806

官方邮箱:cicasudan@126.com

微博:苏丹_TsinghuaUniversity

抖音:四面空间(1818422922)




   往期文章精选↓关注四面空间→阅读更多原创


祖籍——看不见的故乡非遗新国潮,口罩亦摩登——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粤绣项目创新成果先睹为快 断裂:中世纪的抓光装置
抗疫异情——个人认知的集体胜利
大江东去——《我的大学系列》番外篇终结章庙从海上来墨索里尼的下午茶解密《沙丘》视觉语言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展与艺术史:三类策略
一个小型现代建筑的非正常死亡事件
现当代艺术展览空间模式溯源——20世纪早期艺术家、设计师的贡献死记的道路,硬背的人生——《我的大学系列》番外篇之十四环艺系的传家宝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8只悬臂椅●两只悬臂椅和它们的野种纪念达·洛查,浅见巴西现代主义四面空间展览回顾:肉之沼泽|SOLO NO.6—傅镭个展第六回设计院中的大生产中国古代建筑的规矩方圆之道    创业分享丨大学生创业浪潮中的不死鸟断裂丨中式“西方风情”的文艺复兴“为中国而设计”——平遥城里大变戏
都市照明丨景观形态研究课程汇报
课程中的一次作业
城市永在流逝而影像永生
汽车模型和小人国苗苒回归——从扣子到“扣子”如何超越时间沙从哪里来●上下废墟,艺术家在行动●何为盛宴
●苏丹:我的学生拍电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